jdb电子超级大奖日前,历经一年多的艰苦奋战,在巨大的轰鸣声中,“云擎1号”盾构机实现了广州白云机场2号下穿通道工程的贯通。这意味着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项目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安全完成施工任务,实现双线贯通,为下一步双线运营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2号下穿通道工程双线贯通,是国内首次采用大型盾构机成功穿越正在繁忙运行的机场跑道,其技术难度之高、风险之大、组织协调之复杂,堪称民航工程领域的“天花板”。
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2号、3号下穿通道工程是全国首次采用盾构法穿越机场运行跑道的施工项目jdb电子超级大奖。该项目由民航机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民航建工”)与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联合体施工,由中南民航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负责监理咨询工作,民航机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设计。
本次贯通的2号下穿通道全长约1399米,分为B、B1两条线条滑行道。2号下穿通道建成后,连接广州白云机场第一航站区与东货运区的地面交通,并承担T1、T2航站楼与新建的T3航站楼的连接功能。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施工团队直面一系列难题:浅覆土、上软下硬以及地面环境敏感等情况交织,大大增加了施工的复杂性与风险系数。
在浅覆土条件下,盾构机顶部的覆盖土层厚度仅为5米~8米,犹如给施工套上了一层鸡蛋壳。在盾构掘进时如果操作不慎,可能引发地表变形,对地面跑道和滑行道下部基层稳定性等造成影响。换句话说,项目所处施工区域地面环境极为敏感,上面是正在运行的滑行道和不能出现任何损伤的跑道,任何施工活动引起的地面隆起和沉降都是机场运营方不可接受的。
上软下硬的地层结构也给施工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上层软土易导致盾构机的掘进方向失控;下层硬岩则像坚硬壁垒,加剧盾构机“牙齿”刀盘的磨损,延长破岩时间,降低掘进效率,甚至可能引发刀盘损坏、机械故障等严重问题。
面对施工区域复杂的地质条件和严格的不停航施工要求,民航建工应用不停航施工及大盾构隧道施工前沿技术,依托业界专家的指导支持,建立健全风险管控体系,做实做细施工组织策划和现场施工管理,确保2号下穿通道顺利贯通,开了国内民航领域大型盾构穿越运行跑道的先河。
与苛刻的地质条件并存的,是广州白云机场不停航施工的要求。当前,广州白云机场共有4条跑道正在运行,日均起降航班超过1400架次,2号下穿通道需要在地下“悄然潜行”,精确穿越2条至关重要的飞行区跑道和5条滑行道,同时确保机场运行不受影响,安全平稳。
“此次盾构施工面临的挑战是史无前例的,不仅需要多次穿越核心运行区域jdb电子超级大奖,还要与三期扩建工程的其他项目进行全断面对接,这一切都必须在机场不停航的前提下完成。任何微小的地面沉降或扰动,都可能对跑滑系统的适航性和飞机运行的安全性构成威胁。”中南民航监理负责人介绍道。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项目团队迅速整合精锐力量,选派精于不停航施工和盾构技术的顶尖团队,并与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工程建设指挥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紧密协作,成立了不停航施工专班,有序完成盾构穿越区域地层的预加固处理jdb电子超级大奖。为了在高度敏感的运行环境中有效应对极端复杂的地质情况和浅覆土的技术难关,盾构施工专班成立,并聘请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组建了以钱七虎院士为组长的权威专家委员会,为项目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技术支撑,同时安排管理人员24小时值班,密切监控各项数据,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工程建设指挥部始终谨记,并把“安全是红线,更是生命线”作为行动准则贯穿项目施工始终。在钱七虎院士等专家的指导下,每一项技术方案都经过反复推敲、严谨论证,前后共召开了30余次专家论证会,对盾构掘进的每一个关键参数、每一项应急预案都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优化,把精细化管控渗透到刀盘转速、掘进压力、土仓压力、注浆配比等每一个细微环节。项目团队创新性建立了“适航四张表”“管理五层级”等精细化管控模式,将复杂的安全管理要求分解为清晰可执行的操作指南jdb电子超级大奖,在施工过程中切实发挥出重要作用。
此外,项目团队紧盯新质生产力,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在方案制订阶段就进行了全流程仿真模拟和沙盘推演,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和应对措施进行预演。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运用数字化施工平台、AR(增强现实)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智能监控设备等前沿科技,实时感知地层变化和结构状态,为工程建设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特别是在盾构机穿越运行滑行道的关键时刻,除使用常规的自动扫描全站仪外,还增加了隧道洞内激光扫描和地面雷达扫描等多重数字化监控手段,构建了“地空一体”的立体监测网,确保在不影响机场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安全施工。
2024年5月21日,“云擎1号”盾构机在万众瞩目下昂然始发。2025年6月10日,历经1128米精准掘进,“云擎1号”抵达预定的盾构机接收位置,2号下穿通道双线号下穿通道双线隧道顺利贯通,不仅打通了连接两个航站区的关键“经脉”,为广州白云机场未来释放更大运行潜能奠定了坚实基础,更开了国内民航领域大型盾构穿越运行跑道、滑行道的先河,破解了复杂地质条件和严格不停航要求下进行超大直径盾构施工的难题。
“在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2号、3号下穿通道工程建成后,机场将实现‘空陆铁’立体交通网的目标。”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工程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项目全面建成后,广州白云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将达到1.2亿人次、货邮吞吐能力达到380万吨,终端旅客吞吐能力将达到1.4亿人次、货邮吞吐能力达到600万吨,客货吞吐规模将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其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航空枢纽的地位jdb电子超级大奖,助力打造高效便捷的世界级机场群,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的航空运输支撑。
下一步,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工程建设指挥部将认线号下穿通道的施工经验,乘胜前进,全力投入到3号下穿通道的建设中。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2号下穿通道项目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创新的技术工法和精细化管理模式,为后续3号下穿通道的施工乃至全国民航及其他敏感区域(如高铁、地铁下穿重要设施)的同类工程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白云机场方案”和“中国建设智慧”。(中国民航报 记者王诗彧 通讯员曹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