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综合半岛距离成都双流国际机场1公里左右的地方,一栋名为“空港云”的建筑横空出世。这是成都国际空港商务区标志性建筑之一,也为人们认识成都这座城市提供新的视野。
“双流区有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基础,同时也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等任务。”成都市双流区委主要负责人如是说。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双流区将“国际航空门户枢纽”作为城市核心功能,重点推动航空经济由“以航空运营为主”向“航空先进制造业、航空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发展”转变。日前发布的“2023赛迪百强区”榜单中,双流区排名再次跃升3位,升至第26位。
近日,四川日报全媒体调研组来到双流区,探寻双流区从“城市的机场”向“机场的城市”深度转型的发展之路。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二跑道西侧,备受关注的“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以下简称“空客项目”)正加紧施工,9月将竣工交付。
今年4月,由空客公司、TARMAC Aerosave公司及成都市双流区政府合作成立的空中客车(成都)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作为中国首家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合资公司,项目的特殊意义在于,这是全球唯一由飞机制造商运营的飞机循环利用项目,是空客公司在欧洲之外布局的首个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将开启飞机绿色循环经济新模式,填补中国航空产业链末端空白领域。”成都市双流航空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李蔚然说。
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约有4000架在役飞机。未来20年,中国将有超过3000架在役飞机面临退役。飞机拆解就是把老旧飞机拆开,将其中仍然可用的高价部件拆下,进行“残值管理”。据介绍,有些功能尚好的零件,比如发动机经过整修后,市场价值甚至超过整架老旧飞机。
“这一项目将对解决中国日益增长的退役飞机处置需求具有示范意义,同时也是双流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项目。”李蔚然说,作为链主企业,在空客项目的带动下,双流区已聚集链属项目11个,将引进欧拓技术维修、美国凯旋零部件制造、德国KID航电维修等项目。
根据欧洲的经验以及相关数据测算,到2030年,空客项目将带动实现超过400亿元的产业规模。
8月28日,在四川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维”)机库里,一架空客A321客机正在进行货机改造收尾工作。
“该项目于今年3月底正式启动。”川维技术服务部副经理李玄介绍,这是国内首架“PC方案”的客改货飞机。
“PC方案”是指美国Precision Conversions公司持有的飞机客改货改装方案。该公司在飞机客改货领域经验丰富。在李玄看来,这不仅是川维承接的首个空客A321客改货项目,更是川维在业务能力以及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李玄说,将原本用于运输旅客的飞机改装为货运飞机,不是把座椅拆掉那么简单,而是一项工程庞大、技术复杂的系统工程,代表企业在相关机型维修方面具备最高等级的能力。在该项目方案中,仅图纸就有上千张,而川维正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空客A320系列飞机维修基地。
这架客改货飞机预计9月底完工。交付后,将成为首架国内注册并运营的空客A321客改货飞机。
和川维隔跑道相对的国航成都维修基地机库内,一架空客A330飞机也正在进行客改货。
这不是巧合bob综合半岛。调研中,川维和国航成都维修基地相关负责人都表达了相似的观点:随着全球经济持续复苏,航空货运需求正逐渐加大。依托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枢纽优势、产业配套优势以及公司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可迅速在该领域发力。
业界人士分析,上述两架客改货飞机交付运营后,将会起到示范效应,吸引各大航空公司及物流、快递公司聚焦空客的客改货市场。
调研组了解到,双流空客项目在空客内部的代号为“凤凰(Phoenix)”,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来比喻飞机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意义。
2019年,双流机场客运量达到5500万人次,“城市的机场”名副其实。天府机场投运后,双流机场“失去”绝大部分客流量。
“在‘两场一体’大背景下,也为双流区腾出丰富的航班时刻资源和空域空间。”双流区副区长、双流航空经济区党工委书记胡劲松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开辟新空间发展航空货运、制造维修等业态,加速向‘客货并举、两业融合’转型。”
自2016年顺丰集团将四川分拨中心选址双流机场二跑道西侧后,又先后把物联云仓项目、西部航空货运枢纽和航空中国西部总部项目落户双流。
“顺丰在双流区的持续加码,看重的就是机场的货运优势。”顺丰丰泰产业园运营中心项目总监王政辉表示,顺丰西部航空货运枢纽目前已开工建设第二个项目,位于双流机场二跑道东侧。
“时间和安全是快递的两条生命线,该项目建成后,飞机从机场降落,可直接滑进我们的园区内,从而可快速将货物接入分拣系统。”王政辉说,顺丰在双流机场有4架货机,随着业务量增加,未来将加密航线、增加货机数量。
顺丰西部航空货运枢纽第二项目占地120亩。“为最大程度利用土地效能,我们在航空安全许可的范围内将建筑建设到4层,这是顺丰在全国4个航空货运枢纽中体量最大的一个。”王政辉说。
目前,双流机场一跑道的“空侧资源”已经基本开发饱和,二跑道东侧主要为三跑道的预留土地,西侧的土地成为稀缺资源。胡劲松说,跑道两侧的土地,因为限高、噪音等因素,长期没有得到有效开发,曾经很难产生价值。
基于此,双流区将机场二跑道西侧一块4.98平方公里的土地打造成成都国际空港经济区。2022年8月,双流区举行了“高质量建设成都国际空港经济区动员部署会”。胡劲松说,成都国际空港经济区是成都市“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之一,围绕地块的特殊属性,已有详尽的产业规划。
随着顶层设计的明确,成都国际空港经济区的蓝图也逐渐清晰:空客项目外,中国商飞民机示范产业园的一期bob综合半岛、二期项目已建成投运,还有20余家航空维修企业。值得一提的是,民航机载航电适航审定中心、航油航化适航审定中心、飞行校验中心、航空医学中心等4大功能性平台也落户这一片区。这是全国继北京后,民航功能性平台最全的地区。其中,在适航审定方面,全国8个审定中心有2个布局在双流区;飞行校验方面,将建成全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飞行校验基地。
根据计划,到2025年,成都国际空港经济区将实现航空运营70亿元、航空物流70亿元、航空维修20亿元,带动航空金融、航空文旅、航空培训等关联产业40亿元,力争成都国际空港经济区航空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到2027年,力争航空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推动航空制造业与航空服务业深度融合。
在成都国际空港经济区内,大卡车来往不绝,一派火热的建设场景。“随着高能级项目陆续建成投运,当年的‘无用’土地将产出规模可观的产值,进而成为双流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胡劲松说。
当下bob综合半岛,一个以机场为驱动力的现代城市形态——“空港都市区”正成为热词。对标新加坡樟宜、上海虹桥,双流区以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为标准,打造功能聚集的高端商务目的地——成都国际空港商务区(以下简称“空港商务区”)。
在“一市两场”的格局下,双流机场将空出的时刻资源和空域空间支持精品航线。目前,双流机场已布局“北上广深拉乌”等精品快线,加大宽体机投放,聚焦打造精品商务航线年时间实现商务旅客比例由31%提升至60%。
通过空港商务区,双流区打通城市和机场的边界,承接机场带来的流量。那么,空港商务区如何服务机场和旅客?怎样跟机场进行联动?成都双流国际空港产业促进中心主任何敏介绍:“我们的设想是,最快只需要5分钟,从双流机场出来,游客就可以在这里享受各类商务、购物体验。”
澳康达集团商务拓展总监朱洪伟很早就注意到双流机场附近综合体发展的商机。通过自购土地、自建物业、自有品牌、自主经营等方式,他们将在空港商务区打造高端文创综合体。
面对“一市两场”的机遇和挑战,空港商务区如何布局产业发展?中国民航大学教授曹允春建议,应以空港服务、国际贸易、跨域总部、特色会展、临空生活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方向。基于成都的特点,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匡晓明提出:“把航空港经济和公园城市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是特色之一。”
这些构想如何实现?双楠大道时尚走廊、成双大道商务走廊、凌云湾、成都环城生态公园(双流段)、空港中央公园、空港体育公园构成空港商务区“两廊一湾三公园”空间布局。
位于空港商务区核心项目的“空港云”,是该片区的首个标志性建筑和名片。这里展示着双流区的发展历程:从茶马古道、南丝绸之路、水运码头到空港枢纽,从古蜀时期的广都到如今航空经济之都,开放的基因赋予双流区生生不息的活力,也明确了双流区发展的根本所在——航空。在这个超过1.2万平方米的“云朵”里,有展厅、空中庭院、景观平台、书吧、会议室……
“以前这个区域是城乡接合部,位于机场噪音控制区,环境卫生脏乱差。现在完全变了样,环境美了,配套功能也多。”附近小区居民李先生说。
何敏介绍,空港商务区一手抓城市更新,对机场噪音区农户、老旧厂房、散乱商铺等实施整体搬迁;一手抓新场景营造,建成空港云,打造集规划展示、场景体验、公服配套于一体的城市会客厅。
重新审视双流区,可以从空港云观景台窥见一斑:一侧是国际空港经济区,空客项目、民航功能性平台等即将建成投运;一侧是空港商务区,会议中心、星级酒店正拔地而起。连接两个区域的是一条以公园为主的环机场生态带。双流区将这一布局命名为“两核一带”,被赋予集中承载航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任。
这一源于航空的“连接线”,在双流区域内还在延伸,并勾勒出“机场的城市”轮廓。
“先进制造业,对科技、思想、智力的要求很高,满足这些条件的人才或团队时间极为有限。这时,距离机场近的区位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何敏说,空港商务区正好满足这一人群的需求,为双流区与世界先进技术和高科技人才搭建起一座时空之桥bob综合半岛。
依靠双流机场以及获得智力提供的便利,双流区展现出更大的雄心:对航空运输依赖较高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圈逐步构建。
在位于双流区的成都芯谷展示中心,裸眼3D沉浸式总规沙盘直观地将成都芯谷的发展规划展示在调研组成员眼前。一个建在“芯片”之上的产业生态新城,正随着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悄然崛起。
作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极核,成都芯谷是国家“芯火”双创基地,双流区打造的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策源地。
“我们来的时候,这里是一片荒地。经过5年建设,目前城市形象、产业规模初具雏形,我们非常自豪。”中电光谷副总裁、成都芯谷公司总经理贺海华感慨万千。
成都芯谷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对标新加坡纬壹科技城、深圳湾科技生态园,以高品质科创空间示范带动产业功能区发展,将成都芯谷建设成为科创人才首选地、公园城市新典范和中国集成电路创新策源地。
生物医药产业也是双流区发展的适航产业之一。繁茂的植被,清澈的湖水,走进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仿佛走进一个大公园。从远处看,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文化中心的建筑线条大气简约,整体建筑色彩明亮、充满活力。“建筑平面提取飞鸟展翅的意象,寓意生物城‘筑巢引凤’。”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相关负责人介绍。
2016年,陈博和王常玉来到生物城创办康诺亚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专注于创新抗体药物自主研发、生产,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多高质量、可负担的创新疗法的高科技生物医药企业。2021年,该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目前,康诺亚已自主研发一类创新药30余款。其中,9款新药进入临床试验,多项产品研发进度位于国内领先地位。2023年2月,康诺亚的一款自主知识产权核心产品、世界首创的靶向治疗肿瘤药物实现出海,创下早期临床阶段抗体偶联药物出海授权合作新纪录。
目前,生物城累计落户项目300个,总投资超1200亿元,聚集诺奖团队5个,院士团队4个,高层次人才团队51个,累计引进各类功能性平台109个。
从作为通道“城市的机场”,到将机场作为核心驱动力的“机场的城市”,这座因机场而兴的城市,不断调整机场和城市的关系。
“在制造强国bob综合半岛、制造强省、制造强市大局下,双流区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双流区委书记欧昭说,“我们的目标,是加快建设中国航空经济之都。”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